我是张晓乐药师,父亲说:你们长大了,要为社会做点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青年逃不出的命运!当时只有17岁的张晓乐,从北京去往山西雁北一个贫穷的农村跟着当地农民耕地种田。
你问他苦么?苦!累么?累!但看到当时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地耕作,然而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的现状,他心里有一种特别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我想改变它”!
第一年,能力有限,跟着农民一起学习耕作技术;第二年,经过一年四季的耕作,对做基本农活已经得心应手,除此之外,能不能做点什么,改变当地小麦亩产量不高的现状?张晓乐和知青们的想法得到了生产队长的支持,于是他们到北京和县里农科所调研,查阅资料,给当地引进了两个新型小麦品种,第二年试验种植,小麦产量大大高于当地品种,又抗倒伏!
现在回想起来,张晓乐用了一个词形容当年的事情——创新!当地农民几十年甚至几辈人都没见过吃过的红薯,他们引进了;杂交玉米和优良品种小麦成功种植,他们做到了。虽然这些对他今后的药学工作上没有直接影响,但农村艰苦生活磨练和当地农民淳朴求实的精神在潜移默化的熏陶着他,影响着一个正值青春的17岁少年。
插队期间张晓乐在一个农民家里做客的时候,在斑驳的墙壁上他偶然看到了一首打油诗,虽年头久远,但其中几句一直记在他的心里:
在张晓乐的记忆里,父亲是个比较严肃的人,他对张晓乐的影响不是具体指引他去学习或者从事某些事。父亲曾经对即将走上社会的三兄弟说:“你们长大了要为社会做点事?!本褪钦饷捶浅F胀ǖ囊痪浠?,他记了一辈子,也一直在做下去。
在多年的药学工作中,张晓乐看到了社会对药师的认识不够,不合理用药现象频发的现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药师这样一个岗位,药师的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起来。但社会在进步,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在保障人民健康的领域越来越受重视。
药盾公益基金会从事着更具体,更贴近民众生活的工作。为老少边穷地区捐赠药品,进行安全用药宣传;对公众进行用药科普教育;救助受到药物不良反应伤害的人群;资助完善国家药品政策的研究项目。
张晓乐曾经编写了一本教材——《老年用药基本知识》,供没有药学背景、为老龄人群服务的人才学习。那么同样是没有药学背景,而每天又在大量使用药品老年人群来说,可不可以直接针对他们来做科普教育,改变老龄患者不合理用药现象,改变他们对药师不认知,改变老年人在药品使用和日常保健中容易上当受骗的现状呢?张晓乐和同事们又通过药盾公益基金会开办了老年合理用药大学??纬?、材料全部免费提供给老年学员。
回想起来父亲当年说过的话,“要为社会做点事”!经历了这么多,张晓乐对这句话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什么叫要为社会做点事?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你从到了这个世界上,一直到离开,你总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有益的东西。当然,书籍是一般人的选择方式,张晓乐做到了,编写教材《调剂学》、《老年用药基本知识》,让没有药学背景的人也可以学习;主编《现代调剂学》,填补五十年内没有同类书籍出版的空白;历时五年,同十几位专家共同编写《用药错误》,成为我国第一本研究用药错误的专业书籍。